行业新闻

有机农业怎么才能从“小鼠”变“大象”?|有机3.0

什么是有机农业3.0?

近三年来,如果我们参加和有机农业相关的大型活动,十有八九都会听到“有机农业即将进入3.0时代”的说法。但是,这个概念被误解的情况不在少数。事实上,有机农业3.0并不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处,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愿景。相反的,它是从“初心”出发,从目前有机农业最实际、最尖锐的问题出发,指出正确的方向,鼓励人们走出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。

那么,有机农业3.0究竟是什么?要回答这个问题,先来看看什么是有机农业,以及有机农业1.0和2.0阶段的主要特征。

“有机农业是一种生产系统,它能维持土壤健康、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生存。它依赖于适合本地条件的生态过程,生物多样性及循环,而非依赖于产生反作用的人工投入。有机农业结合了传统、创新与科技,以利于所有生物共有的环境、促进和谐关系以及良好的生活品质。”(IFOAM)

有机农业1.0,也就是有机农业的萌芽阶段。这是以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时全球各地的一批先驱者为代表,他们看到了农业发展道路中面临的问题,并指出了发生彻底转变的必要性。这个阶段,为人们展示了怎样在获得健康食物的同时,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。

有机农业2.0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,先驱者们撰写的著作以及发展起来的农业系统被编成有机农业标准,进而进入到各国的监管体系中。这个阶段使得认证有机产品的市场得以发展,并在多国取得重要地位。

有机农业3.0,是有机农业运动未来可能会进入的第三个阶段,是引导有机农业从小众走向主流。它是将有机农业作为应对全球重大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一。它是在有机行业中形成共同的愿景,并且积极参与到全球重大议题中。

有机农业3.0时代的食物和农业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征:更生态友好;更有经济活力;对社会更公平;更具有文化多样性;更明晰的责任。

相对于有机2.0时代专注于有机产品标准的最低要求和有机认证标识,有机3.0时代则优先强调有机农业系统会产生的影响。有机1.0时代和有机2.0时代的方法和成就不会被抛弃,而是要在其模式中注入新的特点,以及要对有机农业运动重新进行定位。

提出有机农业3.0,不只是呼吁更广泛地发展有机农业,更是鲜明地指出当今的有机农业2.0中存在的严峻问题。只有明白这些问题的存在,我们才能理解有机农业3.0有多么必要。注意——这些是在全球背景下提出的问题,并不仅仅针对中国。

变革的必要性:目前的有机农业2.0存在哪些问题?

1. 忽略小农的利益。取得第三方有机认证的费用过于昂贵,小规模农户最难以承担这样的认证费用。即便从事了有机农业,小农从中获得的收入也很可能远低于进城打工的收入,甚至负债累累。因此,小农缺乏向有机农业转型的动机。

2. 有机认证体系本身并不完美,欺诈仍然是有可能的。特别是较长的产业链中,更可能存在欺诈(产业链越长、质量控制难度就越大,这和常规农业中的问题是一样的)。

3. 有机产品标准仅仅是最低要求,并没有给人们一个可以追寻的、明确的高目标。某些产品可能符合有机产品标准,但是并不全部符合有机农业的“健康、生态、公平、谨慎”四大基本原则。(比如“公平”原则在很多有机产品标准中就没有得到体现。)

4. 某些有机农民的行动已远高于有机产品标准,比如保护野生动植物、提升生物多样性、做社会公益服务等等,但他们的贡献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。

5. 部分有机农业实践者并没有考虑到可持续性的全面要素。主流社会对于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之间关系的认知度仍然较低。

6. 有机农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有机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。在很多国家,有机农业的规模太小,还没有产生显著影响。

7. 部分有机农业实践没能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。

什么是“可持续性”(Sustainability)?

小编认为,有机农业2.0的众多问题,总结为一句话,就是缺乏“可持续性”——这也是在《Organic 3.0》手册里反复被强调的词。那么什么是“可持续性”呢?字面意义很好理解,就是“持续进行(某件事)的能力”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可持续性包含三个层面,生态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。用一张图来看更直观:
 
可持续性的三个层面——生态可持续性、社会可持续性、经济可持续性的从属关系(图来自Wikipedia)
 
经济可持续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可持续,而社会可持续存在的前提是生态环境可持续。道理很明显,没有适宜的生态环境,人类就无法生存,更谈不上维系社会,没有社会当然也就没有经济。然而,目前有机农业2.0阶段的相当一部分实践者,将经济可持续作为重点,却忽略了生态、社会、经济的从属关系,这样的有机农业注定是不可持续的。

从2.0到3.0,中国的有机农业准备好了吗?

有部分从业者认为,“中国还没有准备好进入有机农业3.0时代”,但是,当我们看到以上这些有机农业2.0时代的普遍问题,不难意识到——我们显然已经准备好了。我们不需要把2.0阶段发展到一定规模、再升级进入3.0,而是越早开始向3.0出发就越好。

如果有机2.0时代的问题继续下去,最终将导致恶性循环。而如果按照真正可持续的方式发展有机农业,它的影响就不会局限于农业本身,而是对社会各个层面都促成积极的变化——这也正是有机农业的初衷。

“最佳实践”,是有机农业3.0的基础

在SOAAN起草的《农业与价值链最佳实践指南》中,指出了未来可持续的农业(注意:是指所有的农业,而不仅仅是有机农业)应当考虑的5个层面,和20个要素。有机农业3.0,正是建立在这个最佳实践指南的基础之上。
 
农业与价值链最佳实践的5个层面和20个要素(图来自SOAAN)

“小鼠”怎样才能变“大象”?

IFOAM的北美项目代表David Gould在一篇关于有机农业3.0的文章中写道,“有机农业仍然小得像大千世界中的一只小鼠,而有机农业的目标是成为一只大象。鼠和大象同为哺乳动物,但一只小鼠不可能成长为大象。物种不同,身体结构相应也有所区别:庞大如大象般的小鼠其结构并不能支撑其自身的重量,它会被自己庞大的身躯压得粉碎。”

因此,从有机农业2.0时代发展到3.0时代,绝不仅仅是规模或销售额的增加。有机农业需要构思一个不同的系统和框架。

有机农业3.0的6个特征

有机农业3.0具有6个方面的特征,从小编个人角度理解,这6个特征其实正是对于目前有机农业2.0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,是一种不同的系统和框架。

1. 创新的文化

有机农业不等于复古,而是需要适当地跟现代科技结合。目前最需要创新的,是如何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增加有机农业产量和效率,以使得更多农民愿意向有机农业转型。

创新并不仅限于农业技术层面,也需要在可持续性的所有层面进行创新。例如:系统地整理和保护来自农民的传统知识、隐性知识;广泛利用互联网和信誉经济,让有机农业价值链更加民主化;发展更有效的方式来进行产品溯源,以确保其符合可持续性的关键要求。

2. 以最佳实践为目标,持续改进

各国有机产品标准中提出的要求(即有机农业2.0的核心)将不再是首要的焦点,当然有机产品标准中的要求仍然有重要作用,因为它们是有机农业不可逾越的底限。有机农业需要持续进步、超出国家规定的有机产品标准,以包含生态、社会、经济、文化和责任这五个可持续农业最佳实践的层面。多样化的做法是应该被鼓励的,所以每个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,自行决定优选考虑的层面。

 

示意图:从国家有机产品标准,上升到民间有机产品标准和标志,再上升到最佳实践,可持续性不断提高(图来自SOAAN)

 
小编个人理解:这里说的“超出国家有机产品标准”,并不是说仅仅比每一条国家标准做得更好(比如比国家标准要求更干净的水和土壤等);而是——比国家标准更全面地考虑“可持续性”的目标,并加以实践。

3. 用多种途径确保诚信透明

第三方有机认证将仍然是重要的,但它仅适合于某些情况,而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的。有机农业要广泛发展,就不能仅仅建立在第三方认证的基础之上。
根据价值链的长度和复杂程度,各种新的认证方式都可以被实践。这些认证方式有比如:消费者合作社的认证、同行评估、注重农民和消费者直接联系的“参与式保障体系”(PGS)、直销市集、以现代互联网科技为基础的溯源等等。

4. 跟其他与可持续性相关的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

有机农业是一个先进的领域,但它不再是孤独的了。全球各地还有众多以可持续的食物和农业体系为目标的运动,包括公平贸易、慢食、城市农业、小农和家庭农业运动等等,这些运动的名字和形式不同,但最终目标是相通的。有机农业对它们应该有包容、分享和合作的态度。

5. 从农场到终端消费者的全面赋能

在有机农业3.0的6个特征中,第5个特征是小编个人认为最难理解的,常被误译,但这是不可忽略的、意义重大的一个特征。原文是Holistic empowerment from farm to final consumer,这里译为“从农场到终端消费者的全面赋能。”这当中提到了一个社会学名词“赋能”,这是什么意思呢?

要谈什么是“赋能”(empowerment),必须先要理解“能”(power, 这里是指“能力”)。能力是可以变化的,可以增强的,它不是由一个人的生理属性或者职业属性所固定的。能力就像快乐一样,会越分越多、而不是越分越少。举例:当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获得能力,两个人的能力都会增强,而不是将一个人的能力增强建立在另一个人的能力衰弱的基础之上。

赋能,是一个多层面的社会过程,它帮助人们获得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。这样的能力将可以被用到个人生活中,用到社区、社会中,用来应对人们所认为重要的议题。赋能是多层面的,包含社会、心理、经济和其他层面的工作。赋能可以是不同尺度的,包括给个人、群体、社区等赋能。赋能是一个过程,而不是一个结果。可以由外界辅助,也可以自我赋能。

在有机农业3.0阶段,有机农业需要为多个处于劣势的利益相关方赋能。比如:设计生态的、低投入高产出、循环、有韧性的系统,为有机农民减少成本并提升收成,在这个过程中,农民必须是和研究者积极合作的,并参与到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。农民需要被赋能,以成为引导有机农业进步的人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自上而下的系统的被动接受者。另外,大多数农民和大多数购买农产品的人都是女性,她们的地位必须得到认可,有机农业3.0必须要应对男女平等的问题。

6. 真实的价值,公平的定价

只有当农民、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等都从有机农业中获得实在的利益,他们才会维持正确的行动。常规农产品的价格低廉,但是常规农业对于环境、人、社会的长远负面影响是没有被反应在价格的数字中的。所以未来我们需要发展一批“真实成本核算”(True Cost Accounting,简称TCA)工具,以将农产品的真正影响体现出来。

可能的工具有比如:通过税收体系来全面实现“谁污染谁治理”;促进食品标志制度的发展,将一些不可持续的做法展示在某些农产品标志上(比如转基因标志、密集养殖标志等),帮助原先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做出明白的选择。
 

 
有机农业3.0的发展方向(译自《ORGANIC 3.0:for truly sustainable farming & consumption》手册第5部分)

社会各界,从政府、企业、民间机构到社区、个人,都有能力面向有机农业3.0做出自己的努力。实际上,在国际上和中国国内,已经有一批富有探索精神的组织和个人,在向着有机农业3.0出发了。

既是革新,也是回归

有机农业3.0包含革新的层面,也包含着“回归”。最后,我们不妨来回顾有机农业1.0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Eve Balfour女士的经典演讲《朝向可持续的农业:有生命的土壤》中的几段话:
“和有些人的观点不一样,我确信,有机农业的方法不可以被一些僵硬的规定所禁锢。有机农业本质上依赖于农民的观念。如果没有一个积极的、生态的方式,是不可能做有机农业的。”

“在生态方式的背后,有两种动机,一种是建立在自我利益(哪怕是很进步的自我利益)之上。这就是说,为其他物种考虑,仅仅是因为有其他物种的存在,我们人类才能生存。

而另一种动机是来自这样的感受:生物圈是一个整体,我们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人类以外的那些组成和创造了生物圈的生命,都有生存的权力。这是一种整体化的方式,我希望也相信,这就是我们(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)所代表的。”

Eve Balfour的呼吁,不正是和有机农业3.0的内涵格外相似吗?

有机农业是否注定一直小众?答案没那么简单

我们常讨论,“有机农业是否注定一直小众?” 这个问题的答案,不是简单的是或不,而是取决于未来有机农业的内涵和实践方式——关键即“勿忘初心”。本身不可持续的事物,迟早会千疮百孔甚至土崩瓦解;而真正有持久生命力的事物,它最终的模样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最核心的“基因”所决定的,不管在种子和萌芽阶段是多么的渺小,只要能够坚持存续下去,终有一天会释放出它的潜力。

来源:有机会 http://www.yogeev.com/article/68233.html

Tags:   有机3.0 , 有机农业 

 


地点
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 · E7馆
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

时间
2024年6月13-14日(09:00-17:00)
2024年6月15日(09:00-15:00)